2.奶瓶上应该有刻度标志,且小的容量刻度值不得大于60毫升。给孩子兑奶的奶瓶刻度存在严重偏差,可能导致婴幼儿长期喝高浓度或低浓度的奶,影响其正常发育。董金狮指出,一些奶瓶刻度上显示60毫升的容量,实际只有40毫升,因此,规范刻度能有效降低误差。董金狮同时提醒,家长在选购时还要看刻度标得是否清晰,以免在日后反复使用中被擦掉。
3.奶瓶上使用的汉字、数字和字母,字体高度不得小于1.8毫米。董金狮解释说,如果奶瓶用的字体太小,易让一些家长,尤其老人看不清上面标写的刻度、说明等,从而引发危险。选购时不妨把奶瓶放在离眼睛不同的位置,看上面的字迹是否清晰。
4.“危险”、“警告”、“注意”等安警示的字体不小于四号黑体字,警示内容的字体应不小于五号黑体字。董金狮说,这同样是出于以上安考虑。家长在选购时要看清楚。
5.玻璃奶瓶应有易碎标识。过去,奶瓶没有易碎警示,家长和孩子容易因奶瓶碎裂而被烫伤、扎伤。如普通钠钙玻璃奶瓶不进行沸水、冰水的热冲击实验,产品应附加警告,提醒消费者使用时不可急冷急热。此外,玻璃奶瓶爆裂也是消费者常会投诉的质量问题,所以家长在选购时要看是否有温度耐受范围警示。
6.有吸管的产品应给出“吸管不适合6个月以下婴儿使用”的警告语。6个月内的宝宝用吸管可能掌握不好力度,一下吸太多水呛到。因此新标准提出要明确此项警示,给新手爸妈们提个醒。